长孙皇后,唐太宗李世民的发妻,一位在史册中留下贤德典范的女性。她与李世民的婚姻不仅是政治联姻,更是乱世中相知相随的深情厚谊。在贞观年间的辉煌背后,这位母仪天下的皇后用自己的一生,诠释了何为“坤德尚柔,妇道承姑”。而她与太宗所孕育的子嗣,更是深深影响了唐朝的国运与历史走向。
根据《旧唐书》、《新唐书》等权威史料记载,长孙皇后共为唐太宗诞育了七位子女,具体如下:
三位皇子:
1. 恒山王李承乾:作为嫡长子,他自幼被立为太子,聪颖敏慧,太宗对他寄予厚望。然而,因足疾及后续的言行失当,深感压力,最终因谋反事泄被废为庶人,客死异乡,其命运令人扼腕。
2. 濮王李泰:封魏王,是太宗极为宠爱的儿子。他才华横溢,组织编撰了著名的《括地志》,文采斐然。因深受溺爱,一度对太子之位产生觊觎,与李承乾的争斗是导致承乾谋反的重要因素。太子之位空缺后,太宗为保全爱子,将其改封濮王,远离政治中心。
3. 唐高宗李治:即晋王李治。在两位兄长两败俱伤之后,性格仁厚的他被立为太子,并最终继承大统。他在位期间,唐朝疆域达到极盛,但其统治后期,权力逐渐过渡至皇后武则天手中,为大唐历史带来了转折。
四位皇女:
1. 长乐公主李丽质:作为嫡长女,她深得父母宠爱,太宗曾想为其准备远超规制的嫁妆,因魏征劝谏而作罢。她下嫁长孙无忌之子长孙冲,婚姻美满,但不幸早逝。
2. 城阳公主:初嫁杜如晦之子杜荷,杜荷因参与李承乾谋反被诛。后改嫁薛瓘,夫妻和睦。她去世后,她的儿子薛绍娶了武则天最宠爱的女儿太平公主,可见其家族在唐室中的地位。
3. 晋阳公主李明达:小名“兕子”,意为小犀牛,父母取其名寓意强壮,盼其健康成长。她由太宗亲自抚养,聪慧善良,尤其擅长书法,模仿太宗笔迹足以乱真。然而这位备受怜爱的公主年仅十二岁便夭折,令太宗悲痛不已。
4. 新城公主:作为最小的女儿,她初嫁长孙诠,后因长孙无忌倒台,长孙诠被流放杀害。她又被许配给韦正矩,但婚姻不幸,年仅三十便猝然离世,有传言系遭遇家暴,太宗若泉下有知,定当心痛。
综览长孙皇后这七位子女的人生轨迹,可谓荣宠与悲剧交织。他们生于帝国最显赫的家庭,享受着无尽的尊荣,却也无一例外地被卷入政治斗争的漩涡。三位皇子的命运直接关联着贞观后期的储位之争,四位公主的婚姻也多与政治联姻和朝局变动紧密相连。他们的故事,不仅是天家父女、兄弟情感的写照,更是大唐初年政治史的一个生动侧影,映照着辉煌盛世之下的暗流与悲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