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三桂见于正史、有明确记载的儿子主要有两位:吴应熊 和 吴应麒。此外,他还有其他儿子,但或因早夭,或因记载不详而鲜为人知。
1. 长子暨人质:吴应熊
吴应熊是吴三桂最为人知的儿子,他的命运与吴三桂的政治抉择深度捆绑。清廷为笼络吴三桂,皇太极将其妹(一说侄女)建宁公主(和硕恪纯长公主)下嫁给吴应熊,他因此成为清廷的额驸,长居北京。
这桩婚姻的本质是政治人质。吴应熊在京一方面充当了清廷与吴三桂之间的联络人,另一方面也是清廷牵制吴三桂的重要筹码。当吴三桂于康熙十二年(1673年)起兵反清时,康熙皇帝迅速反应,将吴应熊及其长子吴世霖处死,以此作为对吴三桂的沉重打击和精神震慑。吴应熊之死,彻底断绝了吴三桂与清廷妥协的后路。
2. 次子暨将领:吴应麒
与在京为质的兄长不同,吴应麒长期跟随在父亲身边,是吴三桂军事集团的核心成员之一。在吴三桂镇守云南以及后来发动“三藩之乱”期间,吴应麒作为重要的军事将领,屡立战功,被封为“金吾大将军”。
在吴三桂称帝于衡州,建立“大周”政权后,吴应麒的地位更加显赫。吴三桂死后,其孙吴世璠继位,吴应麒继续率军与清军作战。然而,关于他的最终结局,史料记载较为模糊。主流说法是,在清军攻破昆明,大周政权覆灭前夕,吴应麒与其子吴世琮等人一同被杀(或自杀),具体细节已难考证。
其他子嗣与总结
除了吴应熊和吴应麒,吴三桂应还有其他儿子,但或因才能不显、事迹不彰,或因早夭而未在历史舞台上留下重要痕迹。例如,据一些笔记史料记载,他可能还有名为吴应麟、吴应祯等儿子,但信息混乱,可信度存疑。
总而言之,吴三桂的儿子们完全被裹挟在其宏大的政治与军事野心之中。长子吴应熊成为政治牺牲品,被清廷处决;次子吴应麒作为父亲的左膀右臂,最终一同走向了家族的覆灭。他们的命运,共同构成了吴三桂这位复杂历史人物悲剧图景的一部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