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后是因病去世的,但她的死亡过程被史料赋予了一层神秘而恐怖的色彩,并与她生前的所作所为形成了某种呼应。
据《史记·吕太后本纪》记载,公元前180年三月,吕后在参加一场名为“祓”的祈福除灾仪式后,在返回皇宫的途中,疑似遭遇了一场“超自然”事件。她在轵道(亭名)附近,似乎看到一个状如苍狗的异物,猛地扑向她腋下,随后又突然消失。
吕后对此深感不安,立即命人占卜。占卜者认为,这是被她残酷迫害致死的赵王刘如意的鬼魂在作祟。此事之后,吕后便感到腋下伤痛,并一病不起。
这场大病(据现代学者推测,很可能是乳腺癌或腋下淋巴瘤的急性发作)迅速耗尽了她的生命。吕后自知命不久矣,在病危之际,她强撑病体做了最后的政治安排,任命她的侄子吕禄、吕产分别为上将、相国,牢牢掌控京师南北二军,并告诫他们:“高祖曾与群臣立下‘非刘氏而王,天下共击之’的盟约。如今我们吕氏封王,大臣们定然愤愤不平。我即将去世,皇帝年幼,大臣们恐怕会发动兵变。你们务必要掌握兵权,守卫皇宫,千万不要为我送丧,不要被他人所制。”
然而,这番精心的布局最终未能挽回败局。公元前180年八月一日,权倾一时的吕后病逝于长安长乐宫。她死后,她苦心经营的吕氏外戚集团迅速失去了主心骨。仅仅一个多月后,以周勃、陈平为首的西汉开国功臣集团便与刘氏宗室联合,发动政变,诛杀了吕禄、吕产等人,将吕氏家族无论老少全部族灭,并迎立代王刘恒(汉文帝)入京为帝。
因此,吕后之死,不仅是她个人生命的终结,更直接引发了一场彻底的血洗,宣告了吕氏时代的终结,并意外地将一位看似与皇位无缘的皇子推上了历史的前台,开启了著名的“文景之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