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献帝刘协并非被杀害,而是在禅让帝位后,得以安享天年,最终病逝。
公元220年,在曹丕(曹操之子)的精心策划和逼迫下,汉献帝刘协被迫“禅让”帝位,将江山拱手让予曹魏,东汉王朝正式灭亡。曹丕登基后,并未对这位前朝皇帝斩尽杀绝,反而给予了他相当的礼遇。曹丕封刘协为山阳公,允许他在其封地(今河南焦作一带)奉汉正朔、使用天子礼仪进行祭祀,并上书可不称臣。
从此,刘协告别了长达三十一年的傀儡皇帝生涯,隐居于山阳郡。据地方史志记载,他远离政治漩涡后,与皇后曹节(曹操之女)一同融入民间,利用在宫中学得的医术,悬壶济世,为百姓治病采药,颇受当地民众爱戴。
刘协在山阳公的位置上又度过了十四年平静的岁月,于魏明帝曹叡青龙二年(公元234年)三月去世,享年五十四岁。魏明帝曹叡闻讯后,亲自素服为他发丧,并率领群臣哀悼,最终以汉朝天子的礼仪将其与已故的皇后曹节合葬于禅陵,并谥号为“孝献皇帝”。
因此,汉献帝的结局是寿终正寝。他的一生充满了悲剧色彩,从九岁登基起便作为傀儡,历经动荡与屈辱,但最终在失去皇位后,反而获得了人身自由与平静,得以善终,这在中国古代的亡国之君中,算得上是一个难得的圆满句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