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简介
- 姓名:唐睿宗
- 别名:李旭轮,李轮,武轮
- 出生/生日:662-06-22
- 生肖:狗
- 逝世时间:716-07-13
- 享年多少岁:54岁
- 出生地点:唐朝,长安
- 民族:汉族
唐睿宗生平经历
唐睿宗李旦,原名李旭轮,生于龙朔二年(662),系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幼子。初封殷王,后改封豫王、冀王。仅历六年太子生涯,于文明元年(684)在母后武则天操纵下登基,取代被废的兄长唐中宗李显。此次即位实为傀儡,一切政事皆决于武则天,李旦被迫迁居别殿,形同软禁。天授元年(690),武则天正式称帝建立武周,李旦被迫让位,降为“皇嗣”,改姓武氏,自此陷入长达十余年的险恶处境,屡遭武氏子弟构陷,幸得忠臣护佑方免于难。
神龙元年(705),张柬之等发动政变迫使武则天退位,中宗李显复位。李旦受封安国相王,但婉拒皇太弟之位,选择远离朝堂以避祸。景龙四年(710),中宗暴崩,韦皇后效仿武则天专权,甚至毒杀少帝李重茂图谋称帝。危局中,李旦第三子临淄王李隆基联合太平公主发动唐隆政变,诛杀韦后一党,拥立李旦二次登基。
睿宗二次在位期间(710-712),朝政实则由太子李隆基与太平公主两大集团把持。初期倚重李隆基平定内外威胁,如谯王李重福叛乱;同时太平公主权势日盛,频繁干预朝政,致使太子与公主矛盾激化。睿宗生性淡泊,厌倦权力倾轧,遂于延和元年(712)禅位李隆基,自称太上皇,仍保留三品以上官员任命权。先天二年(713),李隆基先发制人诛杀太平公主党羽,睿宗彻底归政,退居百福殿颐养天年。开元四年(716)病逝,葬于桥陵。
李旦一生身处唐朝最动荡时期,亲历母后称帝、兄弟遭戮、妻妾被害(刘氏、窦氏被武则天秘密处死)等惨剧。其以退为进、明哲保身之道,既保全自身及子嗣,又为李隆基开创开元盛世奠定基础,堪称政治智慧与命运交织的传奇。
唐睿宗三让天下
李旦的“三让”堪称政治史奇观:一让母亲武则天,助其建周代唐,自退皇嗣之位;二让兄长李显,中宗复位后拒登皇太弟之位,避嫌退隐;三让儿子李隆基,主动禅位成为太上皇。尤其在最后一次禅让中,他敏锐察觉太平公主与太子的殊死斗争,以退位打破僵局,既避免骨肉相残,又推动权力平稳过渡。这种“以退为进”的智慧,使其在血腥的唐初政争中独善其身,更促成开元盛世的到来。清代史家赵翼评其“性宽厚,淡于权力”,实则隐忍中藏大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