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简介
- 姓名:韦贵妃
- 本名:韦珪
- 字:泽
- 出生/生日:597
- 生肖:蛇
- 逝世时间:665
- 享年多少岁:68岁
- 出生地点:唐朝,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
- 民族:汉族
韦贵妃简介
韦贵妃(597年-665年),名珪,字泽,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人,唐太宗李世民妃嫔之一。其出身京兆韦氏,为隋朝郧国公韦圆成之女,初嫁隋代大将军、户部尚书李子雄之子李珉,生定襄县主。隋末动荡,李氏家族败落,韦氏一度坎坷。后因才貌德行出众,被李世民纳为妾室,深得宠爱。贞观元年(627年)被册封为贵妃,位列四夫人之首,地位仅次于皇后。她为唐太宗生育了皇十子纪王李慎与皇十二女临川公主。韦贵妃性格谦和,深明大义,在宫中以贤德著称。唐高宗李治即位后,尊其为纪国太妃。麟德二年(665年)随高宗封禅泰山后病逝于河南,享年六十九岁,陪葬于唐太宗昭陵。
韦贵妃生平经历
韦贵妃的一生,跨越了隋唐两代,历经了王朝更迭与个人命运的起伏,堪称一部传奇。
1、名门闺秀,初嫁与劫难
韦珪出身于关陇贵族的核心家族——京兆韦氏,其祖父韦孝宽是北周名将,父亲韦圆成在隋朝袭爵郧国公。她自幼接受良好的贵族教育,容止端庄,才华出众。初嫁隋朝大将军、户部尚书李子雄之子李珉,门当户对,并育有一女(后封定襄县主)。然而,隋大业九年(613年),李子雄卷入杨玄感谋反事件,兵败后被诛杀,家族由此罹难。韦珪的丈夫李珉很可能也在此事件中丧生。年仅十六七岁的韦珪,从贵妇沦为罪臣家属,命运急转直下,开始了她人生中一段极为艰难的时期。
2、再适秦王,深得恩宠
唐朝建立后,韦珪的境遇迎来转机。大约在武德四年(621年)前后,她被当时还是秦王的李世民纳为妾室。关于这段结合,史书虽未详述过程,但可以想见,韦珪的出身、美貌与才情是重要因素。她比李世民年长一岁,但成熟稳重的风范和历经磨难后的坚韧,或许正是李世民所欣赏的。进入秦王府后,韦珪迅速获得了李世民的宠爱。武德年间,她为李世民生下了皇十子李慎和皇十二女(后封临川公主李孟姜)。
3、位居贵妃,宫中贤德
公元627年,李世民即位,是为唐太宗。在长孙皇后被立为皇后的同时,韦珪被册封为贵妃,位列“四夫人”(贵妃、淑妃、德妃、贤妃)之首,地位在后宫中仅次于皇后。这一册封,确立了她在内宫中的崇高地位。在长孙皇后统领后宫的时期,韦贵妃以其谦和恭顺、识大体的品行,成为后宫的典范。她不仅与长孙皇后相处融洽,与其他妃嫔也关系良好,从未有争宠弄权的记载,其贤德之名广为人知。她悉心教育子女,纪王李慎以好学、善政闻名,临川公主亦工于书法,颇有才名。
4、高宗尊崇,晚年与身后
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唐太宗驾崩。按照惯例,有子嗣的妃嫔可以随子赴封地居住。韦贵妃于是前往其子纪王李慎的封地。唐高宗李治对这位庶母十分尊敬,永徽元年(650年),高宗即位后,依照制度尊封她为“纪国太妃”。她的晚年,因其子李慎的贤能和对朝廷的恭顺,而备受礼遇。
麟德二年(665年),唐高宗决定东封泰山,这是一项重大的国家典礼。高宗特意下诏,邀请韦太妃与越国太妃燕氏(燕德妃)等太宗朝的资深妃嫔一同前行,这被视为极高的荣誉,也显示了韦贵妃在高宗心中的地位。然而,年事已高的韦贵妃在长途跋涉抵达洛阳后,不幸染病,于当年九月二十八日病逝于河南敦行坊的宅邸,享年六十九岁。次年(666年)十二月,被陪葬于唐太宗的昭陵。其墓志铭称颂她“天情简素,禀性矜庄”,一生“忧勤絺紘,肃事言容”,是对她宫廷生涯的盖棺定论。
韦贵妃经典故事
关于韦贵妃的具体故事,正史记载不多,但其墓志铭及一些侧面记载,勾勒出她贤德风范的片段。其中,“椒庭三让” 的典故尤为后世称道。据其墓志载,在唐太宗初登基册封后宫时,韦贵妃曾多次谦逊地推辞极高的名位。她深感长孙皇后母仪天下,德行高尚,自己虽年长且诞育皇子,但仍坚持认为后宫应以皇后为尊,自身不宜位列过高,以免有逾越之嫌。这种主动谦退、恪守本分的行为,深深打动了唐太宗与长孙皇后,不仅没有降低她的地位,反而更添敬重,最终仍坚持册封她为贵妃之首。这个故事充分体现了韦贵妃不恃宠而骄、深明大义、顾全大局的智慧与品德,成为唐代后宫妃嫔谦德的美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