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名人明星网>名人明星>唐景宗

唐景宗

来源:名人简历 | 作者:大明星 | 发布时间:2025-11-13 19:19:45
唐景宗
唐景宗(892年-908年),唐朝末代皇帝,唐昭宗李晔第九子。904年,权臣朱温弑杀唐昭宗后,立13岁的李柷为帝,完全操控朝政。在位期间,李柷形同傀儡,所有政令皆出自朱温。907年,在朱温逼迫下禅让帝位,唐朝灭亡。被贬为济阴王,迁至曹州软禁。908年遭鸠杀,年仅17岁,葬于温陵,谥号“哀皇帝”,后唐明宗追谥“昭宣光烈孝皇帝”。其悲剧人生标志着大唐289年国祚的终结。

个人资料简介

  • 姓名:唐景宗
  • 别名:唐哀帝,唐昭宣帝,李祚
  • 谥号:哀皇帝
  • 庙号:景宗
  • 出生/生日:892-10-27
  • 生肖:
  • 逝世时间:908-03-26
  • 享年多少岁:15岁
  • 出生地点:唐朝,京兆府长安县(位于今陕西省西安市)
  • 民族:汉族
  • 星座:天蝎座

唐景宗生平经历
唐景宗李柷的一生是晚唐政治悲剧的缩影。他原名李祚,生于892年深宫,在唐室衰微、藩镇割据的阴影下成长。895年受封辉王,本与皇位无缘,却因朱温的篡国计划被推上历史舞台。904年八月,朱温派蒋玄晖等人弑杀唐昭宗后,急需傀儡稳定局面,遂立李柷为帝,改名“柷”(寓意吉祥),实则将其视为过渡工具。
登基之初,李柷的年号“天祐”充满讽刺——此时唐室早已天不庇佑。朱温完全掌控禁军,将朝廷从长安迁至洛阳,彻底切断皇室与旧臣的联系。李柷虽居帝位,却连基本人身自由都没有,日常起居皆受监视。期间他曾尝试秘密联络晋王李克用等藩镇势力,但所有密信均被朱温截获,反抗行动尚未开始便遭扼杀。
905年,朱温为扫清篡位障碍,制造“白马驿之祸”,将裴枢、独孤损等三十余位忠于唐室的大臣集体屠杀,尸体抛入黄河。这场惨案发生时,李柷在宫中闻讯却无力阻止,只能暗自垂泪。次月,朱温又逼他贬杀何皇后,彻底铲除宫内潜在反抗力量。这些事件让少年天子深刻意识到自己不过是“俎上之肉”。
907年三月,朱温导演了一场“禅让”闹剧。李柷在武力胁迫下颁布退位诏书,将传国玉玺交给朱温。四月,朱温建立后梁,改元开平。退位后的李柷被降为济阴王,软禁在曹州(今山东菏泽)宅院。据《旧五代史》记载,他被囚期间“户牖皆封,穴墙给食”,如同囚犯。
908年二月,朱温因担心各地藩镇仍以李柷为旗号反梁,派亲信蒋殷赴曹州毒杀他。李柷临终前自知难免,平静饮下毒酒,时年十七。其棺木以庶人礼草葬于济阴县定陶乡(今山东定陶),后唐同光年间迁葬温陵。欧阳修在《新唐书》中痛惜:“哀帝之时,政由凶孽。至颠陨邦家,不亦悲乎!”
唐景宗经典故事
905年六月,朱温在白马驿屠杀群臣后,某日故意带着李柷登高望远。见黄河浊浪翻滚,朱温冷笑道:“此水自谓清流,今混浊何也?”暗指被杀的清流官员。李柷闻言色变,紧握栏杆的手指节发白,却只能低声应和:“浊浪滔天,终有澄清之日。”回宫后他夜不能寐,偷偷将裴枢等大臣的名字刻在寝殿梁上。次日朱温心腹搜查时发现刻字,厉声质问,少年天子凄然道:“朕恐忘诸卿容颜,他日地下相逢不相识。”这番悲怆之言竟让刽子手为之动容。
禅让台上的沉默反抗
907年禅让大典上,朱温命李柷当众诵读退位诏书。当念到“天命有归,历数在尔”时,他突然停顿良久,抬头望向太极殿方向。朱温厉声催促,李柷缓缓开口:“朕尚有一问——太庙碑文可曾拓下?”此言暗指朱温毁坏唐室宗庙之行。在场旧臣无不掩面,朱温恼羞成怒,夺过诏书自行宣读。这个插曲成为史料中罕见的傀儡皇帝精神反抗的记载,清代王夫之评曰:“哀帝片语刺心,胜于千军鸣镝。”

标签:唐朝 皇帝
以上是关于名人明星唐景宗的个人资料简介、简历介绍,以及他的作品介绍,内容来自网络转载或网民分享,不代表本站观点立场, 如有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投诉建议
如果你觉得本文有用,可以分享链接给好友:https://www.hhwl88.com/people/tangjingzong521/
相关资讯
目录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