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简介
- 姓名:周幽王
- 本名:姬宫湦
- 别名:周幽王
- 谥号:幽王
- 出生/生日:公元前795年
- 逝世时间:公元前771年
- 享年多少岁:24岁
- 出生地点:周朝,镐京(今陕西省西安)
- 民族:华夏族
周幽王简介
周幽王是谁:周幽王是姬宫湦,周宣王姬静之子,同时也是西周第十二任君主。
周幽王名字/周幽王叫什么名字叫什么:周幽王的名字是姬宫湦(读着shēng)。
周幽王生平经历
周幽王姬宫湦于公元前781年继位,其父周宣王虽一度中兴周室,但晚年国势已衰。幽王登基时,西周面临地震、旱灾等自然灾害,社会动荡,但他并未勤政恤民,反而沉溺享乐,重用佞臣虢石父,横征暴敛,加剧了社会矛盾。
1、宠幸褒姒与宫廷之变
幽王伐褒国时,获美女褒姒,对其极度宠爱。褒姒生性冷艳,罕有笑容,幽王为博其欢心,不惜耗费国力,甚至上演“烽火戏诸侯”的闹剧。他命人点燃骊山烽火,诸侯见信号以为犬戎入侵,急忙率兵救援,至城下却见幽王与褒姒饮酒作乐。褒姒见诸侯狼狈之态,终于大笑。幽王屡次故技重施,致使诸侯信任尽失。
更严重的是,幽王为立褒姒之子伯服为太子,废黜申后及其子宜臼(后来的周平王)。这一举动触怒了申后之父申侯,成为西周灭亡的导火索。
2、政治危机与诸侯离心
幽王统治期间,朝政混乱,诸侯逐渐疏远。他打压谏臣,纵容虢石父等权臣专权,导致天灾人祸频发。《诗经》中《十月之交》等篇揭露了当时“日月告凶,不用其行”的乱象。废嫡立庶之举违背宗法制度,引发诸侯不满,周王室权威一落千丈。
3、身死国灭与西周终结
公元前771年,申侯联合缯国及犬戎部落,发兵进攻镐京。幽王急燃烽火求援,但诸侯因屡受戏弄,无人来救。犬戎攻破镐京,幽王与伯服在骊山下被杀,褒姒被掳(一说遇害),西周积累的财宝遭劫掠一空。
此后,诸侯拥立太子宜臼为周平王。鉴于镐京残破且受戎族威胁,平王于公元前770年东迁洛邑,史称“平王东迁”,西周结束,东周开始。周幽王的统治成为后世批判昏君误国的典型,其事迹在《史记》《国语》等典籍中均有记载,警示后人“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的治国之道。
周幽王烽火戏诸侯
周幽王为博宠妃褒姒一笑,听信佞臣虢石父之计,命人在骊山烽火台点燃狼烟。烽火是西周预警外敌入侵的重要信号,诸侯见烟火,纷纷率军疾驰镐京救援。至城下却见幽王与褒姒高坐城楼宴饮,并无战事。诸侯面面相觑,狼狈撤兵。褒姒见千军万马被戏弄,不禁莞尔。幽王大喜,此后多次重复此举,诸侯渐不再至。
公元前771年,申侯联合犬戎真攻镐京,幽王再燃烽火,诸侯无一救援,终致城破身亡。这一故事成为“失信于天下”的千古教训,亦被《史记》收录,后人常以“一笑失天下”讽其昏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