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名人明星网>名人明星>周文王

周文王

来源:名人简历 | 作者:大明星 | 发布时间:2025-11-11 09:54:39
周文王
周文王,姬姓,名昌,商末周族首领,周朝奠基者。他继承先祖后稷、公刘之业,力行仁政,广施德治,招贤纳士,使周族势力日益强盛。在位时勤政爱民,重视农耕,推行“耕者九一”的租税制度,减轻民众负担。其治国方略深得诸侯归心,却遭商纣王猜忌,被囚于羑里七年。在狱中推演《周易》,探究天道人事。获释后励精图治,晚年已掌控三分之二天下,为武王伐纣奠定基础。后世尊其为“文王”,孔子赞其“三代之英”,是儒家推崇的圣王典范。

个人资料简介

  • 姓名:周文王
  • 别名:西伯昌
  • 本名:姬昌
  • 出生/生日:公元前1152年
  • 逝世时间:公元前1056年
  • 享年多少岁:96岁
  • 出生地点:商朝,岐周(今陕西岐山)

周文王简介

周文王叫什么名字/周文王是谁:周文王本名叫姬昌。

周文王的儿子:长子伯邑考、次子周武王姬发、三子管叔鲜、四子周公旦、五子蔡叔度、六子曹叔振铎、七子郕[chéng]叔武、八子霍叔处、九子康叔封、十子冉季载。

周文王是哪个朝代:周文王是商朝末年的人物,但他的历史地位和影响直接关联到西周王朝的建立。

周文王生平经历
周文王姬昌是古公亶父之孙,季历之子。自幼聪慧仁德,继位后以“仁政”为核心,改革内政,发展经济。他亲自督导农耕,推行“井田制”,划定公田与私田,税率低至九分之一,农民积极性大增。同时废除奴隶殉葬,倡导节俭,缓和阶级矛盾。这些措施使周国粮食充盈,人口繁盛。
文王尤为重视人才,打破阶级界限广纳贤士。传说他为招揽姜子牙,亲自前往渭水畔迎聘,拜为太师。此举吸引大批贤才投周,如散宜生、闳夭等,形成强大智囊团。他还调解虞、芮两国争地纠纷,以德化人,使两国羞愧退让,诸侯闻之纷纷归附,四十余国尊周为共主。
商纣王感其威胁,听信崇侯虎谗言,将姬昌囚于羑里(今河南汤阴)。狱中七年,文王忍辱负重,将伏羲八卦推演为六十四卦,作成《周易》纲要,以卦象揭示天地规律与处世智慧。期间,周臣献美女、宝马于纣王,文王方得释放。
归周后,文王在姜子牙辅佐下加速灭商准备。先攻伐犬戎、密须,巩固后方;继而东征黎国、邘国,直逼商都朝歌;最后灭崇国,迁都丰京(今西安西南),形成“三分天下有其二”的局面。他晚年勤政不辍,临终前嘱武王姬发待时而动。文王虽未亲自灭商,但其战略布局与民心积累,为牧野之战一举克商铺平道路。
孔子在《论语》中称:“周之德,其可谓至德也已矣”,充分肯定文王以德取天下的理念。其生平融合了仁君、智者、战略家多重特质,成为儒家“内圣外王”的理想化身。
周文王经典故事
渭水访贤是文王最著名的故事。为寻辅国大才,他卜卦得“非龙非彨,非虎非罴,所获霸王之辅”,遂亲赴渭水之滨。见老者姜尚垂钓,其钩离水三尺,且为直钩,口念“愿者上钩”。文王奇而问之,姜子纵论天下,提出“三常”治国之道(君敬贤、任贤、信贤)。文王大喜,尊为太师,载与同归。此故事既显文王求贤若渴,亦寓“大贤不示于人前”的哲理,成为君王礼贤下士的典范。姜子牙后助周灭商,印证文王识人之明。

周文王电影

周文王扮演者

周文王电视剧

周文王扮演者

周文王小说

周文王扮演者
标签:西周皇帝
以上是关于名人明星周文王的个人资料简介、简历介绍,以及他的作品介绍,内容来自网络转载或网民分享,不代表本站观点立场, 如有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投诉建议
如果你觉得本文有用,可以分享链接给好友:https://www.hhwl88.com/people/zhouwenwang/
相关资讯
目录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