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简介
- 姓名:张说
- 别名:张燕公
- 字:道济,说之
- 谥号:文贞
- 出生/生日:667
- 生肖:兔
- 逝世时间:731-02-09
- 享年多少岁:64岁
- 出生地点:唐朝,洛阳
- 民族:汉族
张说的读音:zhāng yuè
张说生平经历
张说生于唐高宗乾封二年,少年时以制举对策第一入仕,授太子校书。武则天时期,他以文才受赏识,参与修撰《三教珠英》。后因拒绝诬陷魏元忠,触怒张昌宗兄弟,被流放钦州,展现了刚正不阿的品格。
中宗复位后,张说被召回,历任工部、兵部侍郎。睿宗景云二年,他首度拜相,提出太子监国、公主退位等关键建议,稳定了政局。玄宗诛太平公主前,他献计先发制人,为开元新政扫清障碍。
开元元年,张说因与宰相姚崇政见不合,外放相州、岳州。在地方任上,他勤政爱民,兴修水利,岳州所作的《岳州晚景》等诗寄托了仕途感慨。这段经历反而促使其文风更加沉雄。
开元九年,张说再度入朝,平定突厥叛乱后,建议裁撤边军、推行募兵制,强化了中央集权。他主持改政事堂为中书门下,奠定唐代中书体制;改革礼制,主持泰山封禅大典。期间提拔张九龄等寒门士子,推动文学馆建设。
然而晚年因与宇文融政争失利,加之被弹劾贪墨,一度致仕。玄宗惜其才,仍命在家修史。开元十七年复出,最终病逝于尚书左丞相任上,追赠太师,谥号“文贞”。
张说一生三起三落,既是开元盛世的缔造者之一,也是唐代文体改革的关键人物。他完美融合了政治家胆识与文学家才情,苏轼称“文至燕公,极天下壮丽”,恰是对其生平的最佳注脚。
张说历史故事
砚沉潼水
张说任荆州刺史时,得一方稀世宝砚。传说此砚每逢天雨即泛水汽,磨墨三日不干。后他遭贬岳州,途经潼水,愤然将宝砚掷入江中,慨叹:“吾志如清水,岂容玷污!”顿时江面泛起墨色涟漪,久久不散。百姓感其清廉,称该段水域为“墨砚潭”。此事载于《明皇杂录》,既见其文人风骨,又暗喻其文章润泽后世——宝砚虽沉,文脉永存,恰似他虽历宦海沉浮,却始终以翰墨滋养盛唐文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