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简介
- 姓名:岳钟琪
- 别名:岳襄勤,岳威信
- 字:东美
- 号:容斋
- 谥号:襄勤
- 出生/生日:1686-11-08
- 生肖:虎
- 逝世时间:1754-04-02
- 享年多少岁:67岁
- 出生地点:清朝,永泰城(遗址位于今甘肃省景泰县城西南约25千米老虎山之阴的寺滩乡永泰村)
- 民族:汉族
一、出身与早期经历 (康熙年间)
名门之后:岳钟琪是南宋抗金名将岳飞的第21世孙。他的父亲岳升龙也是清朝将领,官至四川提督。这种将门世家的背景为他从军奠定了基础。
文武双全:他并非一介武夫,通过捐官进入仕途,最初担任文官(同知)。但他对军事充满热情,后来请命改为武职,开始了戎马生涯。
崭露头角:在康熙末年,他参与了平定西藏准噶尔部叛乱的战役,表现英勇果敢,屡立战功,开始受到上司的赏识。
二、巅峰时期 (雍正年间)
这是岳钟琪军事生涯最辉煌的时期,他成为雍正皇帝最为倚重的军事统帅。
1. 接替年羹尧,平定青海:
雍正元年(1723年),青海蒙古和硕特部首领罗卜藏丹津叛乱。
initially,雍正帝任命年羹尧为抚远大将军,岳钟琪为其副手,任奋威将军。
在战争中,岳钟琪展现了其“兵贵神速”的军事思想。他率领精锐骑兵,发动了著名的 “千里奔袭” ,仅用十余天时间,穿越荒漠,直捣叛军老巢,彻底平定了叛乱。此战让他威名远扬。
年羹尧倒台后,岳钟琪接任川陕总督,加兵部尚书衔,手握川、陕、甘三省兵权,成为西北边疆的支柱。这是汉人官员在清朝前中期所能达到的极高职位的之一。
2. 位高权重与“反清复明”谣言:
由于他位极人臣,且是岳飞后代,民间一直流传着他是“抗清复明”最佳人选的谣言。
雍正五年(1727年),曾有一个叫卢宗汉的人跑到大街上喊叫“岳钟琪要带领川陕兵马造反了”,引发了著名的 “投书案”。
次年,更发生了 “曾静案”。书生曾静派弟子张熙游说岳钟琪反清,列举了雍正帝“谋父、逼母、弑兄、屠弟”等十大罪状。岳钟琪设计套出口供后,立即将此事上奏雍正,表明忠心。此事最终引发了雍正帝编写《大义觉迷录》并全国宣讲的著名历史事件。
这些事件虽然最终证明了岳钟琪的忠诚,但也让他始终处于被皇帝猜忌的险境之中。
三、跌落与复起 (雍正末年至乾隆年间)
1. 获罪下狱:
雍正后期,在平定准噶尔部的战争中,岳钟琪因与主帅傅尔丹意见不合,且战事一度失利,被政敌弹劾。
雍正十年(1732年),他被雍正帝以“误国负恩”的罪名罢官夺职,并入狱囚禁,一度被判“斩决”(后改为监候)。
他的失势,既有军事上的原因,更深层次的是雍正帝对这位手握重兵的汉人将领始终无法完全放心。
2. 晚年复出,再立新功:
乾隆皇帝即位后,由于大小金川(今四川阿坝州)战事不利,清军屡屡受挫,朝廷又想起了这位老将。
乾隆十三年(1748年),岳钟琪被重新起用,授予四川提督之职。他到达前线后,凭借其丰富的经验和威望,迅速扭转了战局,最终促成了大小金川的平定。
乾隆帝为表彰其功绩,加封他太子少保,赐号威信公。
四、去世与评价
去世:乾隆十九年(1754年),岳钟琪在平定重庆陈琨起义的凯旋途中,病逝于资州,享年68岁。乾隆帝赐谥号“襄勤”。
历史评价:
军事才能:岳钟琪被誉为清朝中叶最杰出的军事将领之一。他善于运用骑兵,主张速战速决,出奇制胜,其“千里奔袭”的战术是古代战争史上的经典案例。
忠诚与悲剧:他一生对清朝忠心耿耿,却因汉人身份和手握重兵而饱受猜忌,经历了从巅峰到谷底再到复起的人生波折,是清朝“满汉藩篱”政治背景下的一个典型悲剧人物。
历史地位:他是连接康熙朝开拓与乾隆朝“十全武功”的重要军事人物,对维护清朝前期国家统一和边疆稳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总结来说,岳钟琪的一生是传奇的一生:他是岳飞后代却为清廷效力;他位极人臣却险遭杀身之祸;他功勋卓著却也曾身陷囹圄。他的经历深刻反映了清朝前期汉人武将的处境与命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