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简介
- 姓名:杨思勖
- 字:祐之
- 出生/生日:654
- 生肖:虎
- 逝世时间:740
- 享年多少岁:86岁
- 出生地点:唐朝,罗州(今广东廉江)石城
- 民族:汉族
杨思勖生平经历
杨思勖(约653-740),本姓苏,罗州石城(今广东廉江)人,幼时入宫为宦官,被内官杨氏收为养子,遂改姓杨。他因膂力过人、性情果决,深得唐玄宗李隆基赏识。开元年间,唐朝边疆与地方叛乱频发,杨思勖以宦官身份多次领兵出征,成为玄宗朝平定内乱的重要将领。
开元十年(722年),安南首领梅叔鸾联合林邑、真腊等国叛乱,自称“黑帝”,拥众四十万。玄宗命杨思勖为监军使,率兵征讨。他出其不意,率精兵沿小路突袭敌营,梅叔鸾仓促应战被斩,叛乱迅速平定。此战杨思勖以少胜多,声威大震。
开元十二年(724年),五溪首领覃行章反唐,杨思勖再度受命为黔中招讨使,领兵六万进剿。他采取分化瓦解策略,生擒覃行章,斩首三万级,以军功晋封辅国大将军。此后又平定邕州梁大海、泷州陈行范等叛乱,每战必身先士卒,治军极严,部下稍违军令即处极刑。
杨思勖用兵兼具谋略与狠辣,善用奇袭战术,但其手段尤为残酷。史载他每战后常坑杀降卒,甚至生剥面皮、刀剜脑髓,以恐怖手段震慑四方。玄宗对其既倚重又忌惮,曾赞其“靖边之功,虽古名将不过”,但也因其暴虐而限制其权柄。
作为宦官,杨思勖突破了内侍不预军政的传统,开创了唐代宦官统兵的先例。他晚年官至骠骑大将军,封虢国公,成为玄宗朝最具权势的宦官之一。开元二十八年(740年)卒,享年八十余岁。其一生折射出盛唐时期宦官势力的崛起,也为后来宦官专权埋下伏笔。新旧《唐书》均将其列入《宦官传》,后世评价其“勇略过人而残虐失仁”。
杨思勖经典故事
开元年间,杨思勖征讨安南叛军时,敌将梅玄烈据险固守。两军对峙之际,杨思勖命士卒捕猎山中巨蟒,暗将毒液涂于箭镞。次日阵前,他亲率百骑诱敌,佯装败退。梅玄烈追击中箭,伤口溃烂三日而亡。叛军见主将暴毙,顿时溃散。杨思勖乘势掩杀,竟令士兵以钩刀扯出降者肠腑,悬于林间。此战既显其用兵诡诈,更见其性烈如火。后人评曰:“思勖为将,如鸷鸟搏兔,全力赴之,然其酷烈实非常情可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