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名人明星网>名人明星>王守澄

王守澄

来源:名人简历 | 作者:大明星 | 发布时间:2025-11-18 11:16:48
王守澄
王守澄,唐朝中期权宦,籍贯不详。历经宪宗、穆宗、敬宗、文宗四朝,凭借掌控禁军与枢密之权,成为宫廷核心势力。他主导毒杀宪宗、拥立穆宗等重大事件,纵横朝堂十余年,结党营私,排斥异己,是“甘露之变”背后的关键人物。后因文宗与李训、郑注合谋而被赐死,其兴衰集中反映了中晚唐宦官专权的黑暗政治。

个人资料简介

  • 姓名:王守澄
  • 逝世时间:835
  • 出生地点:唐朝,许州颍川(今河南省许昌市)

王守澄的读音拼音怎么读:wàng shǒu chéng。

王守澄生平经历
王守澄早年入宫为宦官,因机敏善谋渐获重用。唐宪宗时期,他已在宫廷斗争中崭露头角。元和十五年(820年),宪宗晚年追求长生,服食丹药后性情暴戾,引发内外不安。王守澄与宦官陈弘志等人合谋,趁宪宗病重之际将其毒杀,随后拥立太子李恒(唐穆宗),以此功掌控内廷枢密要职,开启专权之路。
穆宗即位后,王守澄被任命为知枢密事,执掌禁军神策军,权倾朝野。他利用穆宗耽于享乐的弱点,勾结宰相李逢吉等朝臣,排挤裴度、李绅等正直官员,致使朝政日益腐败。长庆四年(824年),穆宗因丹药中毒暴毙,王守澄再度主导皇位更迭,扶持太子李湛(唐敬宗)登基。敬宗年幼昏聩,沉迷游猎,王守澄趁机巩固权势,将神策军与中枢机要牢牢握于手中。
宝历二年(826年),敬宗被宦官刘克明等人弑杀,王守澄联合枢密使杨承和等势力,迅速发兵诛灭政敌,迎立江王李昂(唐文宗)。文宗初期,王守澄因定策之功官至骠骑大将军、右神策军中尉,其亲信党羽遍布朝廷,甚至操纵官员任免。然而,文宗深感宦官胁君之患,暗中筹划铲除其势力。
大和年间,文宗启用宋申锡为相,密谋削宦,但事泄失败。此后,王守澄举荐医人郑注与李训给文宗,未料二人反与文宗合谋。大和九年(835年),文宗利用宦官集团内斗,升王守澄为虚职神策观军容使,明升暗降,夺其兵权。同年,李训、郑注奉密旨以“送毒酒”之名将其赐死于宅第。王守澄之死并未终结乱局,反而触发“甘露之变”,导致朝臣与宦官矛盾彻底激化,唐王朝进一步走向衰亡。
王守澄的一生,贯穿中唐宦官擅权的顶峰时期。他两度主导帝位更替,长期把持军国大权,其行事手段狠辣,集中体现了宦官群体对皇权的侵蚀。他的覆灭虽源于皇权反扑,却未能扭转唐末宦官干政的痼疾,反而加剧了朝堂的动荡。
王守澄故事
王守澄曾向文宗举荐郑注,称其医术精湛。郑注借诊病之机与文宗密谈,反成倒王利器。另一轶事涉及“金壶丹药”:王守澄为控制宪宗,怂恿其服用方士金丹,致宪宗躁怒失常,埋下弑君伏笔。最戏剧性的是其结局——文宗假意追封他为扬州大都督,却于葬礼当日遣使赐鸩酒,令其“暴毙”。这位曾主宰四朝的天子“拥立者”,最终死于自己推荐的党羽策划的阴谋,可谓以其人之道还治其身。

标签:唐朝 宦官
以上是关于名人明星王守澄的个人资料简介、简历介绍,以及他的作品介绍,内容来自网络转载或网民分享,不代表本站观点立场, 如有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投诉建议
如果你觉得本文有用,可以分享链接给好友:https://www.hhwl88.com/people/wangshoucheng/
相关资讯
目录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