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名人明星网>名人明星>唐高宗

唐高宗

来源:名人简历 | 作者:大明星 | 发布时间:2025-11-11 13:50:43
唐高宗
唐高宗李治(628年-683年),唐朝第三位皇帝,唐太宗李世民第九子。在位期间(649年—683年),他延续“贞观之治”的治国理念,推行均田制、完善科举,使社会经济持续发展。高宗前期勤政爱民,疆域一度达到唐朝极盛。然而晚年因患风疾,政务多倚赖皇后武则天,导致武后逐渐掌握大权,为后来武则天称帝埋下伏笔。高宗时代是唐朝由盛转衰的关键过渡期。

个人资料简介

  • 姓名:唐高宗
  • 别名:李治
  • 字:为善
  • 谥号:天皇大帝,天皇大圣大弘孝皇帝
  • 庙号:高宗
  • 出生/生日:628-07-21
  • 生肖:
  • 逝世时间:683-12-27
  • 享年多少岁:55岁
  • 出生地点:唐朝,长安
  • 民族:汉族

个人信息

唐高宗是谁:唐高宗是李治,也是唐朝第三位皇帝。

唐高宗儿子:李忠,李孝,李上金,李素节,李弘,李贤,李显,李旦

唐高宗生平经历
李治是唐太宗与长孙皇后的幼子,自幼温和儒雅,因长兄李承乾与四兄李泰争储两败俱伤,于643年被立为太子。649年太宗驾崩后即位,初期重用长孙无忌、褚遂良等贞观老臣,延续休养生息政策。他颁布《唐律疏议》,完善法制;推行均田制,促进农业恢复;击败西突厥,将西域纳入版图,唐朝疆域在其统治前期达至巅峰。
655年,高宗不顾元老反对,废王皇后改立武则天,引发朝局剧变。此后长孙无忌等旧臣遭清洗,皇权进一步加强。660年后高宗因风疾困扰,视力下降、头痛频繁,逐渐委托武后处理奏章。武后借机培植势力,形成“二圣临朝”局面。高宗曾试图制约其权力,664年因“厌胜之术”事件一度欲废后,但因武后涕泣陈情而作罢。
对外军事上,高宗时期名将苏定方平定百济(660年),刘仁轨白江口之战大破日本(663年),但后期与吐蕃交战失利,670年大非川之战唐军惨败,安西四镇陷落。晚年高宗病情加重,几乎完全由武后执政。674年下诏称天皇,武后称天后,进一步强化二人共治形象。
683年冬,高宗驾崩于洛阳贞观殿,遗诏太子李显继位,武则天以太后身份摄政。其统治前期承续太宗遗风,后期因健康与性格软弱导致大权旁落,最终使唐朝进入武周革命的前夜。
唐高宗故事
1、泪谏征辽
太宗亲征高句丽时,命太子李治留守定州。临别之际,李治连日悲泣不舍。太宗感动道:“儿幼年如此孝心,朕远征亦无忧矣!”每日快马传递太子书信,太宗见信中提及收到胡须便回信:“昨收到汝寄须,朕服药后胡须果然乌黑。”父子深情可见一斑。此事载于《册府元龟》,展现李治仁孝本性。
2、废立风云
永徽六年(655年),高宗欲废王皇后改立武则天,召长孙无忌、褚遂良等重臣商议。褚遂良以头叩阶死谏:“皇后名门,岂可轻废!武氏曾侍先帝,立之何以示天下?”高宗羞愤不语。后李勣巧妙表态:“此陛下家事,何必问外人?”终促成废立。此事折射皇权与门阀的激烈博弈。
3、二圣临朝
麟德元年(664年),高宗因风疾委政武后,二人共理朝史称“二圣”。某日宰相上官仪进言武后专权,高宗命其起草废后诏书。武后闻讯直闯殿中,高宗竟慌乱藏诏,嗫嚅道:“朕初无此心,皆上官仪教我。”此后武后垂帘听政,权势愈固。此事尽显高宗性格的软弱与矛盾。

人物关系

唐高宗电影

唐高宗扮演者

唐高宗电视剧

唐高宗扮演者
标签:唐朝 皇帝
以上是关于名人明星唐高宗的个人资料简介、简历介绍,以及他的作品介绍,内容来自网络转载或网民分享,不代表本站观点立场, 如有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投诉建议
如果你觉得本文有用,可以分享链接给好友:https://www.hhwl88.com/people/tanggaozong/
相关资讯

武媚娘和李治

目录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