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简介
- 姓名:李适
- 别名:岧郎
- 谥号:神武孝文皇帝
- 庙号:德宗
- 庙号:李适,唐德宗
- 出生/生日:742-05-27
- 生肖:马
- 逝世时间:805-02-25
- 享年多少岁:62岁
- 出生地点:唐朝,长安大内之东宫(位于今陕西省西安市)
- 民族:汉族
李适生平经历
李适为唐代宗李豫长子,生于天宝元年(742年)。幼年适逢安史之乱(755年—763年),随皇室颠沛流离,亲历战火与朝局动荡。广德元年(763年)被立为皇太子,大历十四年(779年)代宗病逝,李适即位,次年改元建中。
即位初期,李适锐意中兴,罢免权相元载余党,整顿吏治;经济上采纳杨炎建议,于建中元年(780年)推行“两税法”,以资产多寡征税,取代租庸调制,短期内增加了财政收入。军事上试图削弱藩镇,但手段急躁,引发成德、魏博等节度使联合反叛,爆发“四王二帝之乱”。建中四年(783年),泾原兵变爆发,叛军攻入长安,李适仓皇出逃奉天(今陕西乾县),史称“奉天之难”。期间大将李怀光、李晟等虽奋力平叛,但李适猜忌将领,导致李怀光亦反。
兴元元年(784年),李适下罪己诏(《奉天改元大赦制》),暂时安抚藩镇,动乱渐平。但经此变故,其对武将信任尽失,转而委任宦官窦文场、霍仙鸣执掌神策军,开唐代宦官典兵之先河,为后期宦官专权埋下隐患。
贞元年间(785年—805年),李适政策转向保守,对外姑息藩镇,对内聚敛财货,任用裴延龄等敛臣,导致民怨渐生。晚年太子李诵(唐顺宗)与王叔文等策划改革,引发其不满。贞元二十一年(805年)正月,李适病逝于长安会宁殿,享年六十四岁。庙号德宗,葬崇陵。
李适一生勤勉理政,却因性格多疑、政策摇摆,未能遏制藩镇割据与宦官势力膨胀,其统治成为唐朝由中衰走向危局的关键转折。
李适奉天之难
建中四年(783年),泾原节度使兵士途经长安时因赏赐不满哗变,攻入京城,李适仓皇逃往奉天。叛军拥立朱泚为帝,围困奉天数月。城中粮尽,守军以树皮充饥,李适亲自抚慰士卒,甚至削损腰带供军需。大将李晟率军死守,浴血击退叛军。期间李适一度欲弃城逃亡,经大臣陆贽苦谏方止。此难中,李适下罪己诏,直言“朕实不君”,暂挽民心。奉天之难成为其统治转折点,此后他对武将极度猜忌,转而倚重宦官,致唐室危局加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