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名人明星网>名人明星>姬昌

姬昌

来源:名人简历 | 作者:大明星 | 发布时间:2025-11-11 10:00:45
姬昌
姬昌,即周文王,商末周族首领,周朝奠基者。他继承先祖后稷、公刘之业,力行仁政,敬老慈少,礼贤下士,使周族势力日盛。在位时广施德政,勤于政事,重视农业生产,倡导“怀保小民”,深受诸侯拥戴。因遭商纣王猜忌,被囚于羑里七年,其间推演《周易》,穷究天人之理。获释后,更修德政,联合诸侯,为武王伐纣奠定坚实基础。其治国思想与人格魅力对儒家文化影响深远,被后世尊为圣王。

个人资料简介

  • 姓名:姬昌
  • 别名:西伯昌,周文王
  • 出生/生日:公元前1152年
  • 逝世时间:公元前1056年
  • 享年多少岁:96岁
  • 出生地点:商朝,岐周(今陕西省岐山县)

姬昌简介
姬昌活了多少岁:姬昌活了97岁

西伯侯姬昌的儿子:长子姬考,次子姬发,三子姬鲜,四子姬旦,五子姬度,六子姬振铎,七子姬武,八子姬处,九子姬封,十子姬载。

姬昌生平经历
姬昌,季历之子,继位为西伯侯后,以仁德治国。他遵循先祖遗风,大力发展农业,采用“九一而助”的租税制度,减轻民众负担;推行“罪人不孥”的刑法原则,不株连家属,彰显宽厚。他本人生活俭朴,“卑服即康功田功”,亲自参与农耕,体察民情。在政治上,他敬老爱幼,礼遇贤才,许多贤士如太颠、散宜生等纷纷归附。周边诸侯闻其贤名,多主动归顺,若有争端,常请姬昌仲裁。虞、芮两国争田,久而不决,遂入周境求断。见耕者让畔,行者让路,士让大夫,大夫让卿,两国使者惭愧而言:“吾所争,周人所耻,何往为?只取辱耳。”遂相让而去。诸侯闻之,愈发尊崇姬昌为“受命之君”。
商纣王感其威望日隆,心生忌惮。崇侯虎趁机进谗,言姬昌“积善累德,诸侯皆向之,将不利于帝”。纣王于是将姬昌囚禁于羑里。在漫长的七年囚禁中,姬昌身处逆境而志不屈。他将伏羲八卦推演为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并系以卦爻辞,完成《周易》的核心框架,以此探究宇宙、社会与人生的变化规律,展现了深邃的智慧与坚韧的毅力。
周臣闳夭等设法求得有莘氏美女、骊戎文马等奇珍异宝,通过纣王宠臣费仲进献。纣王大悦,曰:“此一物足以释西伯,况其多乎!”遂赦姬昌,赐弓矢斧钺,使专征伐。获释后,姬昌一方面向纣王献洛西之地,请求废除炮烙酷刑,以收人心;另一方面,更坚定地推行德政,积极扩张周族势力。他先后征伐犬戎、密须、耆国、邘国,最后灭崇国,并在沣水西岸营建新都丰邑,将政治中心东移,为灭商做战略准备。然而,大业未竟,姬昌便溘然长逝。其子姬发继承遗志,最终完成伐纣大业,建立周朝,追尊姬昌为文王。
姬昌经典故事:渭水访贤
姬昌为成就大业,渴求贤才。他听闻隐士吕尚(姜子牙)胸怀经天纬地之才,便亲往渭水之滨寻访。见一老者须发皆白,正垂钓于磻溪。奇异的是,其鱼钩离水三尺,且是直的,口中念道:“负命者上钩来!”姬昌知遇奇人,上前恭敬请教,发现吕尚对天下大势、治国方略见解精深,正是梦寐以求的栋梁。他大喜过望,诚挚邀请吕尚出山辅佐,并亲自为其驾车,共载而归,拜为太师。吕尚后辅佐文王、武王,在兴周灭商中发挥了决定性作用。“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的典故及“文王拉辇”的佳话,皆源于此,成为礼贤下士、尊重人才的千古美谈。

姬昌电影

姬昌扮演者

姬昌电视剧

姬昌扮演者

姬昌小说

姬昌扮演者
标签:西周皇帝
以上是关于名人明星姬昌的个人资料简介、简历介绍,以及他的作品介绍,内容来自网络转载或网民分享,不代表本站观点立场, 如有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投诉建议
如果你觉得本文有用,可以分享链接给好友:https://www.hhwl88.com/people/jichang/
相关资讯
目录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