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简介
- 姓名:郭元振
- 字:元振
- 本名:郭震
- 出生/生日:656
- 生肖:龙
- 逝世时间:713
- 享年多少岁:57岁
- 出生地点:唐朝,魏州贵乡(今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
- 民族:汉族
郭元振生平经历
郭元振少年时即显大志,18岁考中进士,初任通泉县尉。任内曾不拘小节散财募士,被武则天责问时以“揽豪杰之心”应对,反受赏识,擢升为右武卫铠曹参军。
出使吐蕃:696年,吐蕃请和,郭元振奉命出使。他洞察吐蕃意图索取西域四镇,提出“以缓制敌”之策,建议利用吐蕃内部矛盾,暂缓议和以耗其力。武则天采纳其谋,成功维系西域稳定。
1、治理凉州:702年任凉州都督,此前凉州常遭突厥、吐蕃侵扰。他于边境要冲设和戎城、白亭军,构建联防体系,又兴修水利、广开屯田,十年间积军粮可支数十年。凉州从“陇右空虚”变为“甲兵充实的雄镇”。
2、经略西域:705年后任安西大都护,以“白袍之盟”震慑西突厥。传说他单骑入敌营,与酋长共立白袍为誓,不费兵卒平定叛乱。又联合突骑施、黠戛斯等部,牵制吐蕃北进,使安西四镇重现繁荣。
3、朝堂风云:唐睿宗时期,郭元振入朝任太仆卿。712年,他助太子李隆基巩固军权,献计瓦解太平公主势力。先天政变(713年)中,他率禁军护驾,因功封代国公,拜兵部尚书。
4、晚年波折:同年玄宗骊山阅兵,因军容不整问罪。郭元振为主帅受牵连,本应处斩,经张说求情改流放新州。后虽被起用为饶州司马,却因郁结病逝赴任途中,终年58岁。
历史评价
郭元振兼具谋略与胆识,其边防政策被张说赞为“不筑长城,胜筑长城”。他善用经济手段巩固军事成果,凉州屯田成为唐朝边镇范本。虽晚年遭贬,但《旧唐书》称其“威震绝域,功盖一时”,堪称盛唐拓边事业的关键人物。
郭元振故事白袍立信
郭元振任安西大都护时,西突厥部落联合反唐。他单骑赴约,与酋长会盟于天山。席间忽起大风,众人惊惶,他挥剑斩断白袍掷地立誓:“若背盟约,如此袍裂!”突厥人感其胆魄,遂息兵归附。后当地建“白袍祠”纪念,诗人李白赞曰:“谈笑定蕃夷,白袍照雪山。”此故事成为唐代民族团结的经典象征,彰显其以诚化敌的智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