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简介
- 姓名:杨国忠
- 本名:杨钊
- 逝世时间:756-07-15
- 出生地点:唐朝,蒲州永乐(今山西省永济市)
- 民族:汉族
杨国忠生平经历
杨国忠早年家境贫寒,嗜赌好酒,为乡里所轻。后因堂妹杨玉环被唐玄宗册封为贵妃,其族兄杨铦、杨锜皆得封赏,杨国忠遂以外戚身份入朝,初任金吾兵曹参军。他善于逢迎,深得玄宗信任,又与权相李林甫勾结,逐渐掌握财政大权。天宝七载(748年),升任给事中兼御史中丞,专判度支事,掌管国家财政。
李林甫死后,杨国忠于天宝十一载(752年)继任右相,兼领四十余使,权倾朝野。他推行“两税法”改革,加重赋税,并利用权力大肆敛财,广置田产,生活奢靡。为巩固权势,他排斥异己,诬陷太子李亨及名将王忠嗣,致使朝纲混乱。
在军事上,杨国忠对边境节度使安禄山的野心缺乏警惕,反而多次激化矛盾。天宝十四载(755年),安禄山以“清君侧”为名发动叛乱,史称“安史之乱”。叛军势如破竹,直逼长安。杨国忠献策弃城西逃,引发朝野不满。
天宝十五载(756年),杨国忠随玄宗仓皇出逃至马嵬坡(今陕西兴平)。随行禁军饥疲交加,将领陈玄礼与士兵认为杨国忠祸国殃民,发动兵变,以“通敌谋反”之罪将其乱刀砍死,其妹杨贵妃亦被逼自缢。杨国忠之死标志着玄宗时代外戚专权的终结,但其执政期间的腐败与失误,加速了唐朝由盛转衰的进程。
杨国忠经典故事
杨国忠任宰相时,为敛财无所不用其极。他曾将各地征收的粗劣绢帛充入国库,而将优质物资私吞。某年暴雨成灾,玄宗忧心庄稼受损,杨国忠竟命人拔取完好禾苗呈上,声称“雨水虽多,未伤农事”。更令人瞠目的是,他家中积绢三千万匹,便公然对玄宗说:“臣度支有余,国库充盈。”实则通过苛税与贪污中饱私囊。其子杨暄参加科举,因成绩低劣被考官淘汰,杨国忠大怒道:“吾儿何患不富贵?”遂强行授其官职。此类行径,足见其嚣张与腐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