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名人明星网>名人明星>鳌拜

鳌拜

来源:名人简历 | 作者:大明星 | 发布时间:2025-10-31 09:51:04
鳌拜
鳌拜是一个复杂而矛盾的人物,他既有忠诚和勇敢的一面,也有专横和残忍的一面。他为大清的建立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也给大清的统治,带来了巨大的危机。他的一生,是大清历史上的一个缩影。

个人资料简介

  • 姓名:鳌拜
  • 本名:瓜尔佳·鳌拜
  • 别名:巴图鲁,一等公
  • 逝世时间:1669
  • 出生地点:清朝,长春双阳
  • 民族:满族

人物简介

鳌拜(约1610年—1669年),瓜尔佳氏,满洲镶黄旗人。他是清初三代元勋,康熙帝早年辅政大臣之一。鳌拜以其勇猛善战、战功赫赫而闻名,被称为“满洲第一勇士”。

鳌拜姓什么:按满族的姓氏来说,鳌拜姓瓜尔佳,瓜儿佳历来被称作满族第一氏族,也是满清八大姓之一。

主要事迹与功绩
① 开国功臣,战功卓著
早年从征:跟随清太宗皇太极征战四方,在攻打蒙古、朝鲜以及明朝的皮岛、松锦等重大战役中,都身先士卒,屡立战功。
松锦大战:在此关键战役中表现突出,被皇太极赐予“巴图鲁”(勇士)称号。
顺治时期:继续效力,在定鼎中原、肃清农民军残余势力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② 受命辅政,权倾朝野
顺治帝驾崩前,任命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和鳌拜四人为辅政大臣,辅佐年幼的康熙皇帝。
在四位辅臣中,鳌拜虽排名最后,但凭借其资历和强势手腕,逐渐架空其他辅臣,尤其是排挤并最终冤杀了苏克萨哈,独揽大权。
他在朝中广植党羽,把持朝政,很多决策甚至不经过年幼的康熙帝,严重威胁了皇权。
与康熙帝的矛盾
随着康熙帝逐渐长大(14岁亲政),鳌拜的专权跋扈成为了少年天子亲政的最大障碍。康熙帝深感其威胁,但鳌拜党羽遍布朝野,公开铲除风险极大。
于是,康熙帝采取了智取的方式:
秘密准备:康熙挑选了一批年轻有力的满洲贵族子弟,在宫中以练习“布库”(摔跤)为名,组成亲信卫队。
突然发动:康熙八年(1669年)五月,康熙帝召鳌拜入宫觐见。当鳌拜只身进入武英殿后,这些布库少年一拥而上,将其擒获。
清算党羽:康熙帝随即公布了鳌拜的三十条大罪,将其革职、拘禁。其党羽也被一网打尽。
历史评价与结局
跋扈权臣:在传统历史叙事中,鳌拜是权倾朝野、威胁皇权的反面典型。他的故事是康熙帝少年英明、智擒权臣的经典案例。
忠心的另一面:近年来,也有历史学者提出,鳌拜虽然专权,但他对清朝的忠诚是毋庸置疑的。他始终没有像吴三桂那样起兵造反的意图。他的许多行为,如“圈地令”之争,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为了维护满洲旧贵族的利益和传统,并非全然出于私心。康熙帝后来也考虑到他的功绩,将其由处死改为监禁。
结局:鳌拜在被捕后不久,就在禁所中死去,死因不详(一说病逝,一说被处决)。
人物总结
鳌拜是清宫戏,尤其是关于康熙皇帝的影视剧中的常客。因其“满洲第一勇士”的称号和权臣形象,演员通常将其塑造成一个身材魁梧、满脸虬髯、性格粗犷霸气的武将形象,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总结来说,鳌拜是一位功勋卓著但晚节不保的复杂历史人物。他既是清朝的开国功臣,也是康熙帝亲政道路上必须清除的权臣。他的一生,深刻地反映了清初皇权与权臣、旧制与新政之间的激烈斗争。

鳌拜图片

查看全部
  • 鳌拜
  • 鳌拜
  • 鳌拜
  • 鳌拜

鳌拜电视剧

鳌拜扮演者

鳌拜小说

鳌拜扮演者
标签:清朝 辅政大臣
以上是关于名人明星鳌拜的个人资料简介、简历介绍,以及他的作品介绍,内容来自网络转载或网民分享,不代表本站观点立场, 如有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投诉建议
如果你觉得本文有用,可以分享链接给好友:https://www.hhwl88.com/people/aobai/
相关资讯
目录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