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名人明星网>名人明星>于敏中

于敏中

来源:名人简历 | 作者:大明星 | 发布时间:2025-11-03 10:07:00
于敏中
于敏中是乾隆朝的重臣,官至文华殿大学士、首席军机大臣,是乾隆皇帝最为信赖和倚重的汉人官员之一,其地位相当于宰相。

个人资料简介

  • 姓名:于敏中
  • 字:叔子,重棠
  • 号:耐圃
  • 谥号:文襄
  • 出生/生日:1714
  • 生肖:
  • 逝世时间:1780-01-14
  • 享年多少岁:66岁
  • 出生地点:清朝,江苏金坛(今属常州)人

生平仕途
1.  早年与科举
于敏中出身于江苏金坛的一个书香门第。
他在乾隆二年(1737年)的丁巳恩科中,以状元的身份考中进士,被授予翰林院修撰的职位。这为他日后进入权力核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  进入权力中枢
凭借过人的才华和谨慎的处事风格,他深得乾隆皇帝赏识,官职一路升迁。
他曾担任山东、浙江学政,兵部、刑部侍郎等要职。
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后,他开始入值军机处,逐渐成为军机大臣,参与国家最高机要事务。
3.  鼎盛时期
在首席军机大臣傅恒去世后,于敏中接替其位,成为朝廷中实际权力最大的官员。
他长期担任上书房总师傅,负责教导皇子,其中包括后来的嘉庆皇帝。
他主持或参与了乾隆朝多项重大文化工程,最著名的便是 《四库全书》 的编纂。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他受命为正总裁,为这项旷世文化工程的启动和组织做出了关键贡献。
主要贡献
政务能力突出:他精明干练,熟悉政务,尤其擅长撰写谕旨和处理文书,是乾隆皇帝不可或缺的得力助手。在平定大小金川等战役中,他于中枢协调调度,保证了前线的后勤供应。
推动文化事业:作为《四库全书》的首倡者和早期主要负责人,他在搜集天下书籍、设立编纂机构等方面发挥了核心作用。
书法大家:于敏中的书法造诣很高,风格近于董其昌和赵孟頫,在当时备受推崇,乾隆皇帝的许多御笔题字实际上都出自他手。
争议评价
尽管位极人臣,但于敏中的身后评价却充满争议。
1.  贪腐问题
在他生前,就有关于他贪财的传闻。但他最严重的贪腐行为是在他死后才被揭露的。
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爆发了两淮盐引案。此案涉及巨额税银被盐政官员贪没。调查发现,于敏中在生前曾收受案犯巨额的贿赂,并利用职权为其打探消息、掩盖罪行。
此事让乾隆皇帝勃然大怒,虽然于敏中已死,但乾隆仍下旨将他撤出贤良祠,并剥夺其子孙的世职,作为严厉的惩罚。
2.  与太监交结
据史料记载,他与乾隆身边的太监高云从过从甚密,通过太监打探皇帝的心意和动向,这犯了君主的大忌。
历史评价
于敏中是一个典型的“双面人物”:
能臣干吏:他才华横溢,办事能力强,是乾隆盛世中一位出色的行政管理者,在军事、文化等领域均有建树。
贪腐权臣:他同样无法摆脱权力的腐蚀,利用职务之便聚敛财富,最终晚节不保。
他的生平深刻地反映了乾隆朝中后期官场的风气:一方面,皇帝需要有能力的大臣来维持庞大帝国的运转;另一方面,绝对的权力也滋生了严重的腐败。于敏中既是“康乾盛世”的参与者和建设者,也是其背后潜藏危机的一个缩影。
总而言之,于敏中是乾隆朝一位极具才能但又因贪腐而身败名裂的权臣,他在政务和文化上的贡献与他个人的道德污点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标签:清朝 军机大臣大学士
以上是关于名人明星于敏中的个人资料简介、简历介绍,以及他的作品介绍,内容来自网络转载或网民分享,不代表本站观点立场, 如有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投诉建议
如果你觉得本文有用,可以分享链接给好友:https://www.hhwl88.com/people/yuminzhong/
相关资讯
目录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