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名人明星网>名人明星>刘据

刘据

来源:名人简历 | 作者:大明星 | 发布时间:2025-10-27 16:11:44
刘据
刘据,汉武帝刘彻与皇后卫子夫的嫡长子,因此也被称为 “卫太子” 或 “戾太子”。“戾”是他死后汉宣帝给他追封的谥号,带有同情和悲悯的意味。刘据是西汉历史上一位非常重要且充满悲剧色彩的人物。

个人资料简介

  • 姓名:刘据
  • 民族:汉族

早年与储君生涯
尊贵的出身: 刘据是汉武帝即位十余年后才得的第一个儿子,当时汉武帝已经29岁,欣喜若狂。他命人为刘据作《皇太子赋》,等于提前昭告天下其太子身份。七岁时,刘据被正式立为皇太子。
精心培养: 汉武帝为他建立了博望苑,让他可以随心所欲地招揽、结交宾客,学习各种思想,培养自己的政治势力。他的老师是当时的名儒石庆等人。
性格仁厚: 与父亲汉武帝的雄才大略、严刑峻法不同,刘据性格温和仁恕。他常常劝谏汉武帝减少对外征伐和严苛的刑罚,这虽然得到了百姓和一些宽厚大臣的拥护,但也与汉武帝及其身边用法严厉的酷吏集团(如江充等人)产生了矛盾。
巫蛊之祸与悲剧结局
这是刘据人生和整个西汉中期历史的转折点。
背景: 汉武帝晚年多病,且猜忌心极重,尤其害怕有人用“巫蛊”(用巫术诅咒或以木偶人埋于地下害人)之术谋害他。
关键人物——江充: 江充是汉武帝身边的宠臣,与太子刘据有旧怨。他担心一旦汉武帝去世,太子登基会对自己不利。
事件经过:
1.  江充构陷: 征和二年(公元前91年),江充利用汉武帝在甘泉宫养病的机会,诬告太子宫中埋有用于诅咒皇帝的巫蛊木人。
2.  太子被迫起兵: 刘据无法面见父亲自辩清白,情急之下,采纳了老师石德的建议,决定先发制人。他派人假传圣旨逮捕江充,并亲自监斩了他。但同时,他也杀死了与江充一同查案的宦官苏文等人,这给了反对他的势力以“太子谋反”的口实。
3.  长安混战: 丞相刘屈氂(与李广利是亲家,支持李夫人之子昌邑王)受命率兵镇压太子。双方在长安城中激战数日,死者数万,血流成河。最终,太子的军队不敌。
4.  逃亡与自尽: 刘据兵败后逃出长安,藏匿于湖县(今河南灵宝)。不久后,行踪暴露,地方官派兵围捕。刘据不愿受辱,闭门自缢身亡。他的两个儿子也一同遇害。
身后平反与历史影响
汉武帝的悔悟: 事后,汉武帝逐渐察觉到巫蛊之事的虚妄和太子的冤情。此时,守护高祖庙的郎官田千秋上书为太子鸣冤,促使汉武帝彻底醒悟。
夷灭江充三族: 汉武帝下令诛杀江充全族,并将那个诬告太子的宦官苏文在桥上烧死。
思子宫与归来望思之台: 为了寄托哀思和悔恨,汉武帝在湖县修建了一座“思子宫”,并在宫旁筑了一座“归来望思之台”,意为盼望儿子的魂魄能够归来。此举成为中国古代帝王父爱和悔恨的经典象征。
“戾”的谥号: 汉宣帝刘询(刘据的孙子)即位后,为祖父追封谥号为“戾”。根据《谥法》,“不悔前过曰戾;不思顺受曰戾;知过不改曰戾”,这个谥号并非美谥,但结合刘据的经历,更多是表达一种“蒙冤受屈,遭遇不幸”的同情。
深远影响: 巫蛊之祸导致太子刘据及其三子一女(除尚在襁褓的刘询幸存外)全部遇害,汉武帝的继承人出现真空。这间接导致了之后霍光拥立年幼的汉昭帝,以及昌邑王刘贺的短暂废立,最终皇位落到了刘据的孙子刘病已(汉宣帝)手中,可谓命运弄人。
总结与评价
刘据的悲剧是多重因素造成的:
1.  性格冲突: 他与父亲汉武帝在治国理念和性格上的差异,导致了父子间的隔阂与不信任。
2.  政治斗争: 围绕皇位继承权的残酷斗争,使得江充等外戚和酷吏集团将太子视为眼中钉。
3.  汉武帝晚年的昏聩: 晚年的汉武帝迷信、多疑,为小人构陷提供了土壤。
刘据的一生,从备受期待的帝国继承人,到蒙冤被迫起兵,最终含恨而终,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政治悲剧之一,常令后人唏嘘不已。

刘据电视剧

刘据扮演者
标签:太子
以上是关于名人明星刘据的个人资料简介、简历介绍,以及他的作品介绍,内容来自网络转载或网民分享,不代表本站观点立场, 如有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投诉建议
如果你觉得本文有用,可以分享链接给好友:https://www.hhwl88.com/people/liuju/
相关资讯
目录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