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简介
- 姓名:汉昭帝
 - 出生/生日:公元前94年
 - 逝世时间:公元前74年
 - 享年多少岁:20岁
 - 民族:汉族
 
一、生平与统治
1. 幼年登基
- 汉武帝晚年因“巫蛊之祸”处死太子刘据,最终选择年幼的刘弗陵为继承人,赐死其母钩弋夫人(“子贵母死”之例)。
- 前87年,武帝驾崩,刘弗陵继位,霍光受遗诏辅政。
2. 霍光专权与“昭宣中兴”
- 霍光作为首席辅政大臣,逐步清除政敌(如上官桀、桑弘羊与燕王刘旦的谋反集团),独揽朝政。
- 昭帝在位期间,延续武帝后期政策调整:减轻赋税、与民休息,扭转了汉武帝末年国力耗损的局面,为“昭宣中兴”奠定基础。
3. 治国举措
- 经济:废除武帝时的酒类专卖,鼓励农业生产。
- 外交:缓和与匈奴的关系,维护西域稳定。
- 文化:召开“盐铁会议”,讨论国家经济政策(后整理为《盐铁论》)。
4. 突然去世与身后事
- 前74年,刘弗陵驾崩于未央宫,年仅21岁,无子嗣。
- 霍光迎立昌邑王刘贺,后因其荒淫废之,改立戾太子之孙刘询(汉宣帝)。
二、历史评价
- 正面:在位期间社会稳定,经济复苏,被视为西汉中兴的起点。虽受制于权臣,但能识大体,支持霍光推行善政。
- 争议:一生未能亲政,霍光权倾朝野,埋下外戚专权的隐患。其早逝导致皇统中断,引发后续政治动荡。
三、相关典故
1. 燕王刘旦谋反:上官桀等人联合燕王刘旦诬告霍光,昭帝识破阴谋,稳定朝局。
2. 盐铁会议:昭帝始元六年(前81年),召集贤良文学与官员辩论盐铁专卖政策,成为汉代经济思想史的重要事件。
四、陵墓与谥号
- 陵墓:平陵(位于今陕西咸阳)。
- 谥号:“昭”字取“圣闻周达曰昭”,彰显其明辨是非的才智。
汉昭帝在位虽短,但通过休养生息的政策缓和了社会矛盾,成为西汉由衰转盛的关键过渡人物。其命运也折射出汉代外戚与皇权博弈的复杂局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