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咸丰皇帝全名清文宗爱新觉罗·奕詝,自号且乐主人,清朝以及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拥有实际统治权的皇帝,也是清朝最后一位通过秘密立储继位的皇帝,年号“咸丰”。清宣宗爱新觉罗·旻宁第四子,亲母是孝全成皇后钮祜禄...
-
胤禵(1688年—1755年),原名胤祯,清朝宗室,康熙帝第十四子,生母为孝恭仁皇后乌雅氏(与雍正帝同母)。他在康熙晚年的皇位争夺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是雍正帝即位后的主要政敌之一。
-
于敏中是乾隆朝的重臣,官至文华殿大学士、首席军机大臣,是乾隆皇帝最为信赖和倚重的汉人官员之一,其地位相当于宰相。
-
灌夫(?-前131年),字仲孺,颍川郡颍阴人。西汉时期官员,本姓张,因父亲张孟曾为颍阴侯灌婴家臣,赐姓灌。吴楚七国之乱之时,灌夫率领一千人跟随父亲灌孟从军,立下军功被封为中郎将。父亲战死,灌夫不肯返乡...
-
东方朔是西汉时期一位极具传奇色彩和魅力的人物。他集智者、辞赋家、滑稽之士于一身,在历史上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
-
司马谈(?—前110年),左冯翊夏阳县(今陕西省韩城市)人。为汉初五大夫,建元、元封年间官任太史令。司马谈有广博的学问修养,曾“学天官于唐都,受易于杨何,习道论于黄子”。父为司马喜,子为司马迁。
-
班昭,字惠班,又名姬,是东汉时期著名的女性文学家、史学家和政治顾问。她出生于一个显赫的学术世家,父亲班彪是著名的史学家,长兄班固是《汉书》的主要编纂者,次兄班超则是著名的军事家和外交家,以经营西域闻名...
-
吕产(?—公元前180年),西汉时期外戚大臣,砀郡单父(今山东省单县)人。他是吕后的侄子,吕泽之子,在吕后执政时期凭借外戚身份掌握大权,是西汉初期吕氏家族专权的重要人物之一。
-
吕禄是中国西汉初年的一位重要历史人物,他的命运与西汉初年的政治斗争,特别是“诸吕之乱”紧密相连。
-
英布是秦末汉初的一位传奇名将,出生于六县(今安徽六安)。因触犯秦律被黥,又称黥布。他在历史上以充满抉择与转变的人生而著称。英布最初追随项梁,并成为项羽帐下的一员猛将,后被封为九江王。然而,随着楚汉争霸...
-
周勃是中国西汉初年一位非常重要的开国功臣和军事将领。他的一生跌宕起伏,从跟随刘邦建立汉朝,到平定诸吕之乱、迎立汉文帝,最终却身陷囹圄。
-
霍光是西汉时期权臣、政治家,大司马霍去病异母弟、汉昭帝上官皇后的外祖父。他的一生深刻地影响了西汉中期的历史走向。
-
林则徐(1785年8月30日-1850年11月22日),字元抚,又字少穆、石麟,福建侯官(今福州)人,是清代中期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和民族英雄。他以禁烟运动和抵抗西方殖民侵略的坚定立场闻名于世,是中国...
-
李陵是中国西汉时期的一位著名将领,他的生平充满传奇与悲剧色彩,是历史上备受争议的人物。
-
李广(?-前119年),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秦安县)人,西汉著名将领,历任汉文帝、景帝、武帝三朝,以善射骁勇著称,人称“飞将军”。他一生与匈奴作战七十余次,却因命运多舛未能封侯,其经历成为后世文学中“...
-
王娡是西汉历史上一位非常著名且富有传奇色彩的女性。她出身平民,却最终成为汉景帝的第二任皇后,并生下了赫赫有名的汉武帝刘彻。她的一生是“母凭子贵”的典型,也深刻影响了西汉中期的历史进程。
-
司马相如(约公元前179年—前118年),字长卿,蜀郡成都(今四川成都)人,西汉辞赋家,是中国文学史上极具影响力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生平与创作紧密交织,既有传奇色彩,又争议不断。
-
苏武(公元前140年—前60年),字子卿,西汉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以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和长达十九年的匈奴流放生涯而闻名于世。
-
班超(32年-102年),字仲升,扶风平陵(今陕西咸阳)人,是东汉著名的军事家、外交家。他是史学家班彪之子,班固之弟,班昭之兄。班超以其“投笔从戎”的典故和在西域的卓越功绩闻名于世。
-
皇甫嵩是东汉末年非常重要的将领,也是平定黄巾之乱的核心人物。他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高尚的个人品德以及对汉室的忠诚而著称。
-
赵破奴,西汉中期著名将领,主要活跃于汉武帝时期。他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既有赫赫战功,也有悲剧结局,是汉匈战争中的重要人物之一。赵破奴本是九原郡人,曾经逃到匈奴地区。后来回归汉朝,担任骠骑将军司马。
-
张骞是中国西汉时期杰出的外交家、探险家,被誉为“丝绸之路的开拓者”。他奉汉武帝之命两次出使西域,沟通了汉朝与中亚、西亚各国的联系,对中国乃至世界的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
袁术出身于东汉四世三公名门之家,家族为四世三公的汝南袁氏,是司空袁逢之嫡次子,袁基的同母弟。[122] [131]袁绍和袁术是从兄弟关系(有的史书记载袁绍是袁逢的庶子,过继给了伯父袁成,袁绍、袁术两人...
-
贾谊(公元前200年—公元前168年),西汉初年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和思想家,洛阳(今河南洛阳东)人。他少年时便以才华闻名,被汉文帝征召为博士,后升任太中大夫。贾谊的政论文章和辞赋对后世影响深远,代表...
-
晁错是中国西汉初期一位非常重要且充满争议的政治家。他以其激进的政治主张和悲剧性的结局而闻名。
-
郭解是西汉时期一个极具争议性和传奇色彩的历史人物。他生活在汉武帝时代,是当时最具影响力的“游侠”之一。司马迁在《史记·游侠列传》中为他立传,使其名留青史。
-
王政君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极具传奇色彩的女性。她是西汉末年的重要政治人物,身历七朝,作为皇后、皇太后、太皇太后,亲眼见证并深度参与了西汉王朝由盛转衰直至最终覆灭的整个过程。
-
彭越(?—公元前196年),字仲,砀郡昌邑(今山东省菏泽市巨野)人。秦末起义群雄之一,西汉初年名将、异姓诸侯王。与韩信、英布在当时被评价为“同功一体”,后世常习惯称此三人为“汉初三大名将”。
-
程不识是西汉时期一位非常重要的将领,与“飞将军”李广同时代。他最大的特点是治军严谨、纪律严明,与李广的随性灵活形成了鲜明对比。
-
李广利是西汉汉武帝时期的重要将领。他的一生充满争议,与汉武帝的对外战争、宫廷政治紧密相连。
-
樊哙出身寒微,以屠宰为业,参加沛县起义,骁勇善战,屡立功勋。鸿门宴时,曾出面营救刘邦。先后任左丞相、相国,封舞阳侯,参与平定臧荼、卢绾、陈豨、韩王信等。
-
何进(?-189年),字遂高,南阳宛县(今河南南阳)人。他是东汉末年的大将军、外戚,也是引发“董卓之乱”这一历史转折点的核心人物。
-
董卓(?-192年5月22日),字仲颖,陇西临洮(今甘肃省岷县)人,东汉末年权臣、军阀。他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乱臣贼子之一,其暴虐统治和篡权行为直接导致了东汉王朝的崩溃和三国乱世的开启。
-
窦太后是中国历史上一位重要的女性政治人物,通常指西汉文帝的皇后、景帝的生母窦猗房。她历经文帝、景帝、武帝三朝,对西汉初期的政治产生了深远影响。
-
田蚡是西汉景帝和武帝时期的重要人物,他的显赫地位主要来源于他的外戚身份。田蚡相貌丑陋,巧于文辞。魏其侯窦婴掌权时,田蚡还是个郎官,往来于窦婴家,陪窦婴饮酒,时跪时起,对窦婴的恭敬就好像是窦婴家的晚辈一...
-
窦猗房是西汉时期一位非常重要的女性政治家,对文景之治乃至汉武帝初期的政治都有深远影响。
-
窦婴(?—公元前131年),是西汉文帝、景帝、武帝时期的外戚、名臣和将领。他的一生大起大落,与西汉初期一系列重大政治事件紧密相连,最终以悲剧收场。
-
灌婴(公元前250年—公元前176年),西汉开国功臣、重要将领。
-
曹参(?—公元前190年),字敬伯,是西汉王朝的开国功臣、著名将领和宰相,继萧何之后成为西汉的第二任相国(当时诸侯王的辅政称“相”,中央政府的百官之长称“相国”或“丞相”,曹参继任的是中央的相国)。
-
张良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极具传奇色彩和智慧的人物。他是西汉王朝的开国功臣,与韩信、萧何并称为“汉初三杰”。
-
周亚夫(?-前143年),西汉沛郡沛县(今江苏省徐丰县)人。他是汉初开国名将周勃的次子,以善于治军、军纪严明而著称,在平定“七国之乱”中发挥了决定性作用,是维护西汉中央集权统治的关键人物。
-
刘统勋(1698年—1773年),字延清,号尔钝,山东诸城人,清朝乾隆时期著名大臣。他是乾隆帝极为倚重的重臣之一,以清廉刚直、秉公执法著称,官至东阁大学士、军机大臣,死后谥号“文正”,可见其地位之高。
-
佟国维是康熙皇帝的外戚重臣,位极人臣,其家族“佟半朝”的称号充分体现了佟氏家族在清初政坛的显赫地位。
-
嘉庆是清朝入关后的第五位皇帝,他的统治时期通常被视为清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
李鸿章(1823年2月15日-1901年11月7日),字渐甫,号少荃,安徽合肥人,晚清重臣,淮军和北洋水师的创始人和统帅,洋务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他的一生与晚清政治、军事、外交紧密相连,评价复杂多元...
-
鳌拜是一个复杂而矛盾的人物,他既有忠诚和勇敢的一面,也有专横和残忍的一面。他为大清的建立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也给大清的统治,带来了巨大的危机。他的一生,是大清历史上的一个缩影。
-
陈廷敬(1638年—1712年),本名陈敬,因科举时同榜有同名者,故由朝廷赐名“廷敬”,字子端,号说岩、午亭,清代山西泽州(今山西晋城阳城县)人,是康熙朝重要的政治家、学者和文学家。
-
纪晓岚(1724年-1805年),原名纪昀,字晓岚,号石云、春帆,清代著名学者、文学家、官员,直隶献县(今河北沧县)人。他是乾隆时期的文坛领袖,官至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以博学多才和机敏善辩闻名。
-
张之洞(1837年9月2日-1909年10月4日),字孝达,号香涛,晚号抱冰,清末重臣、政治家、军事家、教育家、思想家,洋务派代表人物之一。
-
洪承畴(1593年—1665年),明末清初重要政治人物和军事将领。他原为明朝重臣,在对抗农民起义和后金(清前身)的战争中屡立战功,但最终在松锦之战中被俘后降清,成为清朝入关、统一中原过程中的关键人物之...
TOP